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29.JPG

當說完基隆大沙灣只剩沙灣之名,確已經沒有沙灣之實。

美麗的大沙灣海水浴場,被填築興建船渠成為老一輩基隆人的兒時回憶後。

我們就以最近一個新聞『吳宇森將在年底拍首部愛情片《生死戀》

(原名《太平輪1949》),確定在基隆取景拍攝。』,

來做為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菩提佛心』法國公墓祭祀(二的開場)。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0.JPG

太平輪沉沒事件,發生於1949年1月27日,

中聯輪船公司的船隻太平輪因超載(2,093噸),

並於夜間航行沒有開啟航行燈,於上海開往基隆途中,

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建元輪相撞,

兩船沉沒,太平輪船上932人罹難,只有36人生還,

堪稱中國的『鐵達尼號』事件。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1.JPG

太平輪是中聯輪船公司的豪華客輪,排水量2,489總噸,

由周曹裔在上海所經營。國共內戰後期,大批的難民潮趕忙逃離中國大陸,

這些人用金條換取艙位、或靠關係,擠上早已客滿的太平輪,

原預計上午10時出發,因等待裝運中央銀行的一批銀元,故延至4時18分啟航。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2.JPG

1949年1月27日(農曆除夕前一天)太平輪搭載『最後一批乘客』,

總共近1000人(有票乘客508人,船員124名,無票者約300人),

另載有沉重貨物,包括600噸鋼條、東南日報印刷器材與白報紙100多噸、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重要文件1317箱、

國民黨檔案180箱、迪化街訂購的南北貨等。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3.JPG

1949年1月27日,太平輪從上海開往基隆的途中,於夜間航行,

為逃避宵禁,沒開航行燈,晚間23時45分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

與一艘載著2700噸煤礦及木材由基隆出發的『建元輪』相撞,

攔腰被撞的建元輪立刻沉沒,船上72人溺斃,有3人被救至太平輪。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4.JPG

而太平輪在45分鐘後(1月28日0時30分)卻跟著沉沒,

此時船上的人幾乎都在慘叫,落水者因當時天寒而凍死或溺斃,

船上有超過900人罹難,有38人(2名船員建元輪船員)被澳大利亞軍艦救起。

死者中不乏有名望、富商級的人物,

包括赴台為國立音樂院尋覓校地的音樂家吳伯超、

前遼寧省主席徐箴、名球評張昭雄之父、和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之父等。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5.JPG

1951年政府在法國公墓後方的東16碼頭,海軍基隆後勤支援指揮部圍牆內,

立有『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由于右任題字。

所以太平輪1949雖然不是在基隆發生的,但這部片子吳宇森會來基隆取景,

應該多少是跟這紀念碑有關才對。
就在立完這個碑後,沒多久1953年以後,大沙灣的海水浴場就消失了。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6.JPG

基隆在以前除了有大沙灣外,還有二沙灣與三沙灣。

從目前的東岸停車場開始是三沙灣,沿著中正路往和平島方向前進,

到海門天險那裡就是二沙灣,所以海門天險砲台又稱為二沙灣砲臺。

然後再一直走到安瀾橋那裡就是大沙灣。在安瀾橋前有個福興宮,

這次踩街的遊行就是從那裡出發的,

在上一篇文章的第三張照片開始,就是在那裡拍的。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7.JPG

安瀾橋是跨越在沙灣溪上的橋,日治時代稱真砂橋,戰後方改稱此名。

沙彎溪過去流路不定,溪水會受海水漲落影響,甚至偶有水患發生,

取名『安瀾』,或有期望波瀾安定,不生災禍之意。

也有人說國民政府為紀念抗日名將戴安瀾將軍而命名的。沙灣溪

流入海附近的廣大沙灘,就是大沙灣,基本上是指安瀾橋東側一帶的陸地。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8.JPG

大沙灣與和平島算是基隆最早出現居民的地方,在西班牙時代,

就有原住民凱達格蘭族人在此集居。歷經了西班牙、荷蘭、法國、

大清及日本等的殖民年代,尤其在日本殖民台灣時,

基隆大沙灣這個地區有著,台灣人與日本商人或軍人重要的人文背景。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39.JPG

到清代、日治初期,這裡概稱為大沙灣庄,明治29年(1896),

僅有60戶,337人。明治42年(1909)設為海水浴場,

當時日本人稱海水浴場為孤拔海水浴場,

因為中法戰爭時的法將孤拔墳墓就在附近,同時逐漸形成日本人集居區。

因為一面環山、一面臨海使得大沙灣這裡成為北台灣海防的重要地帶。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0.JPG

從清朝以來在附近設置不少砲台外,同時也有戰爭的遺址,

至今仍可追尋的有: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大沙灣石圍、

旭丘山上的頂石閣砲台等等。如果這些戰爭遺址,

能配合在明治36年(1903)即設為『要塞司令部』,

是基隆港市最高的軍事指揮部,現稱為『光復營區』。

旭崗指揮所、清國公(民族英雄紀念碑)、日式校官宿舍等。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1.JPG

這些基隆文化遺址如果能整合起來,將會是一處很好的基隆文化旅遊的區域。

尤其是旭岡那裡,曾經是日據時期的台灣八景之一。基隆旭岡、淡水、八仙山、

日月潭、太魯閣峽、壽山、鵝鑾鼻、阿里山,是日據時期的台灣八景。

也許大家對旭岡(旭丘)這地名很陌生,

但如果說基隆市中正公園大家應該就會知道,旭岡就是中正公園的舊名。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2.JPG

由以上的敘述,就知道大沙灣地區在基隆的發展史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

因此地方雖小,但人文遺遺址特別多。與本篇比較有關的是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而這紀念園區總共包括了兩個部份,除了法國公墓外,

還有一處是『民族英雄墓』,民族英雄墓埋葬的是清法戰爭,

清朝軍隊及義勇軍的陣亡將士。因為都是埋葬清法戰爭所犧牲的人,

因此兩處合稱『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3.JPG

如果是從基隆市區到法國公墓會先經過民族英雄墓,

它的位置在海門天險的對面。清朝時期基隆沙灣一帶歷經鴉片戰爭、

清法戰爭、乙末征台等戰役的洗禮,儼然為基隆的重要歷史戰場。

『民族英雄墓』舊稱為『清國人之墓』,當時在戰鬥過程中的守方,

除了大清國派來的軍隊外,

基層的兵勇、役伕多為台灣原住的平埔民族(非漢滿族人) 。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4.JPG

因此,『西仔反』是台灣人第一次為保衛鄉土而參與的國際戰爭,

且經長達半年多的浴血苦戰,使登陸的法軍未曾越過基隆市郊。

台灣民間對所有的戰亂都叫做『反』,又因法國全名『法蘭西』,

簡稱為『西仔』,故民間把在基隆的“清法戰爭”叫做『西仔反』。

『民族英雄墓』並不是官方所修築,而是在清法戰爭後數十年於日治時代,

因開闢馬路而挖出暴露野外的清人骨骸。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5.JPG

而這些清人骨骸經證實是清法戰爭陣亡的清兵,原本是葬於二沙灣附近山麓,

因為馬路開闢,墓地遭毀。後來基隆士紳池清祥及將清兵骨骸集於一塚,

刊碑:『清國人墓』,背刻『勳在邦家』,因此也有人稱這裡為『清國公』。

然而日治時期,日人不允許中國人聚集其中談論世事,

墓又被摧毀一次,碑甚至遭日軍拔除而棄置他處。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6.JPG

一直到西元1950年,才又被尋獲,

1957年基隆市政府再度重建墓塚並移到現址,

同時更名為『民族英雄墓』。現在的『民族英雄墓』是1985年又重新整修過,

因此雖然現有紀念碑是修建於1957年,但紀錄事件的場所本身,

卻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刻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民族英雄墓旁有個『台灣水準原點』,

是台灣水平線計量起點,

是建立國家高程測量控制系統及各項工程建設的依據。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7.JPG

說完民族英雄墓後拉回來說法國公墓的歷史,別看它是片狹小的墓地,

它可是埋有500具以上的屍體,其中包括法國官兵及非洲聯隊的士卒們。

法國公墓是西元1885年3月清法戰爭結束後,

同年5月9日法軍撤離前在基隆興建的。後來法國政府在光緒23年,

派遣公使與日本外相訂定保護墳墓議定書,並重立墓碑紀念。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8.JPG

法國公墓曾經在1954年3月,從澎湖馬公公墓遷葬兩名法國軍官。

後來台灣政府與法國政府經過了多次協商之後,

終於擬定『基隆法國公墓及馬公法國紀念碑所佔有土地之租賃辦法』。

每次簽約以九年為期,每年外交部以象徵性『1元』的租金把基隆墓地、

澎湖法國紀念碑的地權租與法國。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49.JPG

1964年11月27日,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唯一中國』後。

1965年2月10日,我國與法國斷交,

並收回基隆法國公墓及澎湖法國紀念碑的地權,

目前法國公墓是由基隆市政府管理且被列為基隆市三級古蹟。

雖說法國公墓具有歷史價值,

但遇到特別容易忘記歷史的政治人物而言,歷史價值一點也不值錢。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0.JPG

1984年當時的基隆立委徐少萍,參加完法國公墓的祭祀後,

就一直很關心法國公墓,關心到聯合地方士紳,

透過外交部迫使法國在台協會同意,於一年內將園內法軍骨骸全部挖出,

集中重埋於墳場一隅 (另說是送回法國),以便將該墓地改建成民間公園。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1.JPG

幸好當時基隆市政府認為索回法國公墓管理權是對的,

但準備挖骨遷葬、毀碑拆亭則是錯的,而沒有讓這件事成真。

但反觀現在的基隆市政府,除沒有長遠保存基隆『歷史遺跡』;

避免『歷史失憶』外,還到處破壞古蹟文化,如果此種現象沒有改善的話,

對基隆文化古蹟長遠的發展來說,是件致命傷。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2.JPG

另外在法國公墓旁,也就是中正路105巷港安營區入口旁,

還有清道光年間,是由基隆居民所興建之石圍遺跡,

主要功能是防潮及防海盜,尤其在清法戰爭期間,充分發揮防禦功能,

雖然現已成斷垣殘壁,但仍值得至此感受先民抵禦外侮的事蹟。

所以基隆如果能認真的規劃出有關『清法戰爭』的系列史蹟與文物,

應可為基隆增加不少文化觀光的資源。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3.JPG

事實上法國公墓在基隆鬧雙包,在基隆中山區仙洞也有座法國公墓。

那裡有慈恩宮面積不大約2、3坪,神龕上有清兵像外,

還有2、3尊披著中國戰袍的法軍,其中有一法國軍官騎著馬,

其他法軍士兵分持兵器、軍旗。由於慈恩宮屬陰廟,祭拜者不多,

所以沒人帶路,不易找到。前往祭拜者的人,

除以鮮花素果做為供品外,還有供上法國口味的熱狗。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4.JPG

根據基隆市政府民政局官員表示,

民國五十年間不少民眾遷居仙洞仁安街的山上,開墾山地種植果菜時,

挖到不少法軍和清兵的骨骸。就將兩者骨骸合葬在太白街山上,

合葬處也立墓碑,命名為『清國人之墓』,並在墳墓前建1間小廟,

名為『慈恩宮』,奉劉銘傳將軍,又名『清國公』。

希望以慈悲、恩情化解戰役中死傷法軍、清兵的仇恨。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5.JPG

當時的基隆市市長陳正雄,同時在廟上方另立一石碑,

刻有『中法戰爭陣亡戰士紀念碑』,極具歷史意義與民族價值。

那裡的法國公墓占地2坪大,周邊圍築低欄杆,可俯視基隆港景。

事實上,在基隆的法國公墓應該不止這兩處才對,

只是沒有被挖掘出來而已,因為當初的戰爭,可以說戰火遍佈整個基隆地區。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6.JPG

1884~1885年間的清法戰爭禍延到台灣後,

當時法國軍艦為奪取煤礦而在基隆港、深澳坑、淡水及附近山區激戰十月餘,

其過程在清法兩國官方史料中,均有詳細記錄。

所以從基隆的獅球嶺、太白里、大武崙、月眉山等地的砲台和兵營、

陣地等相關史蹟,可以構成一系列的訪幽、尋勝的景點,

實在是基隆市最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64.JPG

 基隆旅遊系列,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菩提佛心』法國公墓祭祀(二)

的介紹,就到此結束。本篇文章也將同步發表在,

FB裡的『基隆旅遊』粉絲團中,

粉絲團都是我成立的,歡迎有FB帳號的朋友點讚加入,

粉絲團將會有相關的基隆旅遊資訊,分享給大家,等您喔!^_^

2011基隆中元祭-異國靈情法國公墓祭祀057.JPG

 

文本文有關資料來源:基隆市觀光旅遊服務資訊網

基隆中正區正砂社區網站社寮島故事館

  

Billy的啐啐唸

1.  大家如果想認識我,可以在Facebook把Billy Lo加入到你們的好友裡,

只要不是在家網路創業的帳號,基本上我都會同意^_^

 

 2.最近將與基隆一些好友,成立基隆文化生態保護協會,

要為基隆文化生態保護做一些事。將原本只有我一個人的行為,

藉由協會讓行動組織化,希望一改過去基隆相關團體,

而是個有戰鬥力的團體。

 

3. 泡菜公主也愛吃的黃金泡菜有兩種:黃金泡菜(飛魚卵泡菜)原價180特價150,

黃金泡菜(無飛魚卵)原價150特價120,歡迎大家踴躍訂購^_^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基隆旅遊 | 歡迎大家點讚加入

基隆人踹共 | 歡迎大家點讚加入

基隆美食 | 歡迎大家點讚加入

arrow
arrow

    Billy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