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55.JPG

由於晚上在馬祖北竿坂里有馬糧文化的活動  警方在五點多即在進入坂里的路口進行交通管制

經過了兩篇以後  現在要進入本系列的第一個高潮  之前有說過

2010馬祖北竿元宵擺暝季 有兩個重要的活動 

其中有一個是26日舉行的坂里境燒馬糧文化活動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56.JPG

五點多馬祖北竿各地的廟宇的社友  扛著自己廟宇的神乩  開始集結到坂里

整個北竿元宵擺暝季  是從坂里的十三瞑揭開序幕  坂里十三瞑中

有個燒馬糧儀式是個重頭戲  凸顯北竿坂里地方特有的馬糧文化

之前有說過  「擺暝」就是「整夜祭神」  所以十三瞑就是年十三的晚上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57.JPG                          
要說坂里十三瞑  就要先從位於坂里附近的中澳白馬尊王說起 

中澳白馬尊王妙肇建於清道光年間  民國七十二年  村民在原址整建

委請軍方的北高指揮部支援兵工  構築封火山牆式造型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58.JPG

由於各方人馬眾多  有些神乩必須先在村外等候

八十七年  當地村民認為規模太小  加上中澳口闢建遊艇碼頭

有失體面  於是將舊廟拆除 重建成今日  宮殿式廟宇  根據祀神傳說 

漢武帝即位前  福建一帶由閩越國所統治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59.JPG

各廟宇的神乩  排隊依據進入坂里的白馬尊王行館

至閩越王王郢時為擴充版圖  北上圍東甌  南下擊南越  意圖稱霸福建

郢第三子  頗有乃父之風  幼習武有勇力  喜騎白馬

因其排行第三  人稱白馬三郎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0.JPG

時閩縣桑溪里東山之潭  廣六丈  深不可計  潭中有大鱔長約三丈

常為禍附近居民  白馬三郎為民除害  挾弓矢射大鱔  鱔纏以尾 

人馬俱捲入潭中溺斃  當地人感念其偉蹟  立廟號曰:白馬三郎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1.JPG

唐貞元十年  觀察史王栩因福州一帶久旱不雨  率眾撚香向三郎禱雨

不久天降甘霖  普潤萬物生機  感其靈驗  於是修廟崇飾外觀

自後太守躬禱輒應  咸通六年  觀察史李瓚奏封龍驤侯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2.JPG

進入白馬尊王行館後  各廟宇的神乩向主人白馬尊王示意 圖為來自塘岐的蕭王府

梁貞明中  閩忠懿王奏封弘潤王  宋熙寧八年  敕封沖濟廣應王

永寧十七年秋  大雨  半夜山洪爆發  廟有巨石高約兩丈堵其水分左右注流

無人傷亡  鄉人感其靈異  紹興五年奏封為孚佑王  對其崇祀固久矣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3.JPG

一樣來自北竿塘琦的信德堂探花府「田都元帥」

福建的長樂縣一帶到處都有祭祀白馬王  而馬祖北竿的白馬尊王是由

坂里王氏家族  自福建長樂縣旒峰鄉白眉村  帶入香火  並於清乾隆年間

由坂里王子貴籌建寺廟  為馬祖地區最早的白馬尊王廟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4.JPG

在馬祖北竿每年正月十三日舉行繞境祈福活動  坂里中澳境白馬尊王

十三暝  傳承長樂市鶴上鎮旒峰白眉村白石境射鱔尊王祖廟焚燒馬草傳統

在馬祖四鄉五島泛白馬王信仰中  唯獨坂里中澳境白馬尊王廟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5.JPG

於擺暝請香迎靈時  各家戶需備上馬草並夾帶五穀糧秣與元寶、

黃錢共焚之  給予尊王座騎白馬食用  此傳統習俗為馬祖元宵擺暝慶典中

最特殊的祭祀儀式  為北竿坂里十三暝最具特色的馬糧文化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6.JPG

在活動中  可以從各扛乩的乩腳衣著  看出他們所屬的廟宇

當天晚上我在那裡  隨著神明遶境隊伍走到白沙又走回來  現場聽到

有分發馬糧  就去看了一下  原來是有混了雜糧(馬糧)的湯圓 

一個人在北竿拍照走路  累了吃下這碗有馬糧的湯圓 

心中真的溫暖很多  跟在台灣吃湯圓的感覺完全不同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7.JPG

廟的長老在討論廟會進行的細節

這次有三尊的可愛造型的公仔神偶 大跳sorry sorry sorry舞

我感覺蠻有趣的  我發現當地居民有人錄下  放在 YouTube分享

我把它放在本篇文章的最下面  讓大家分享馬祖北竿人的幽默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8.JPG

三尊的可愛造型的公仔神偶  媽祖  千里眼  順風耳

現在回到前兩篇未講完北竿扛乩  北竿民眾問神開示的內容

多為生老病死或中邪等事  也有不少是生活方面的事務

溝通的方式較輕鬆及深入  神輿和資深乩腳因有長時間的互動

有時會給予一些突然性的訊息  要他及早作因應準備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69.JPG

馬祖北竿軍方支援的舞獅隊  軍民一家同慶元宵

馬祖北竿扛乩文化  造就了北竿眾廟宇間互動頻繁  他們在培訓乩腳時

各村的廟宇也會彼此代訓、互訓  以及互援的關係

多位來自不同廟宇的乩腳指出  蕭王府曾代訓一批來自白沙平水尊王

的乩腳  尚書公曾代訓楊公八使的乩腳等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0.JPG

互訓方面  則有尚書公、楊公八使相互輪流集訓乩腳

廟與廟之間  若一時乩腳湊不足時  也會互相奧援

如芹壁天后宮與上村趙元帥  互補乩腳  尚書公與楊公八使乩腳的互援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1.JPG

乩腳代訓、互訓與互援的結果  除了形成幾套乩腳訓練系統及神輿的書寫

示意方向外  無形中也造成廟宇間互動機會增加  再者 

不少乩腳因遷徙的關係  成為新舊住地兩間廟宇的共同乩腳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2.JPG

后澳的鼓板隊進行活動表演

再者  各廟的神祗間也存在某種程度的私誼  如尚書公與楊公八使

情同兄弟  三太子與尚書公的交情最好  另外  扛乩活動需要

相當大的體力  扛乩組織自然形成一種新陳代謝的社會機制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3.JPG

后澳的鼓板隊進行活動表演

 因為促成同輩年輕人參與廟會事務機會增多  再加上 

扛乩本身動作具有高度的靈敏性  這人神所交織的社會網路與關係

造就了北竿各廟間互動頻繁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4.JPG

塘岐的鼓板隊進行活動表演

每年  楊公八使的神輿都將到楊公八使法師在塘岐的墓園謁陵 

也會順道拜訪蕭王府、尚書公兩座廟  當島上有一座新廟落成 

全島的神輿便會匯集該廟  共同表示慶祝  開春時

或某神祗壽誕也會有互動的儀式來往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5.JPG

三尊的可愛造型的公仔神偶 大跳sorry sorry sorry舞

馬祖北竿在元宵時節  各廟內的供品豐盛  紅燭映照廟堂  一片通明

香煙裊裊  信眾絡繹於途  扛乩的腳色便有不同轉化 

具有兩座神輿的廟宇  有所謂的主轎、副轎之分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6.JPG

現場免費提供混了雜糧(馬糧)的湯圓  供給參與活動的民眾食用

日常求神問卜所抬的是主轎  元宵繞境則常用副轎  廟中求神時多不請

神祗金身上神輿  繞境時常安好武將形神祗於轎上  代表主祀神出巡

或扮演隊伍後方主祀神大轎的前導神祗  而未出巡的主轎神輿

則被請到供桌上受民眾供奉香火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7.JPG

把要給白馬吃馬糧放入磚堆裡

馬祖北竿廟會迎神熱潮  則在跨村繞境時達到高潮  主方神輿與客方神輿

各自代表廟方  作親善的迎接與拜會活動  神輿間振擺示好 

到彼此聚攏而盤轉  鼓板聲與爆竹夾雜  蔚成一幅動人心魄的夜景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8.JPG

聽說給白馬吃馬糧的磚堆不能太高  否則白馬無法食用  聽起來蠻有趣的

馬祖北竿的扛乩習俗  造就出自成一格有別馬祖其他島嶼的民俗文化

雖源自於閩南泉州  但因民眾多代的定居 

使其成為了常民文化不可分割的部份  無論神輿的造型、

抬舉的方式 和居民的親近程度、扛乩的族群(馬祖人)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79.JPG

各廟宇的神乩圍遶焚燒馬糧的現場

都在在顯示北竿人已建立了獨樹一格的文化  其間意涵著同一種文化

不同區域、不同族群流傳  文化豐富了人與土地  人與土地又塑造了文化

這種相互對話與作用的關係是永無終止的

『扛乩』 也是如此  造成了文化面貌的差異性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80.JPG

馬祖北竿的廟宇之多  稱冠馬祖地區  各廟宇都以村為「境」

境內村民都受其保佑  為了進行廟會酬神  以「社」為單位

進行擺暝、食社(又稱食福,或食份)等祭祀活動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81.JPG

每年各廟宇均選出一人當「社頭」  又稱「當頭」  也就是台灣通稱的

「爐主」  「當頭」負責遊行、擺暝、食社、補庫各項事務

通常在補庫結束後改選  一年一任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82.JPG

大致上每一村境至少都有一個「社」  較大村莊如塘岐則有「尚書公廟」

「蕭王府」兩個社  居民自由加入為「社友」  比較特殊的是橋仔 

由於人口少、廟宇多  近年來已經形成多間廟宇共組一個管理委員會

整合各廟社友  祭祀、巡行採取共同行動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83.JPG

最後在這篇結束前  要說的是  由於我不是馬祖人  無法對馬糧文化

做更深入的介紹給大家  所以我有在 YouTube 抓下一些影片

分享給格友們  未來幾篇文章也會在最後擺上我找到的影片

以彌補我照片不足的地方  讓大家能更完整的了解  馬祖北竿的擺瞑文化

2010馬祖北竿元宵活動184.JPG

 

媽祖也瘋

 

馬祖元宵節的Q版神偶

 

Billy的啐啐唸

1. 在本系列文章推出後  有人說因為圖文沒有搭上  所以看不懂  所以我在第一集

    已經補上圖說  第二集比較單純  就是橋仔村在活動前的情形  我就不加了

 

2. 要加圖說  真的所花的功夫比內文還費時  因為文的部份  照鄉公所所提供的內容

   加上我一些的修改即可完成  但是圖說  我就要猛回想當初我到底在做什麼 

   有時我跟本不知道我在拍什麼  要打電話到 北竿去問人家

 

3. 這次我第一次  很完整的參加一次廟會  所感受到的常民文化氣氛  真的感觸很多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y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