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堵福基礦坑01.JPG

基隆煤礦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光復後,

基隆的煤炭不但曾短暫的供給大陸東南沿海做為抗共用途,

更是支持台灣建設的主要力量。在那個困頓年代中,有了自產的煤炭,

政府就不必以寶貴外匯換取能源,在1940年代至1980年代中,

基隆煤礦一直是台灣能源的重要支柱。

七堵福基礦坑02.JPG

陪同聯合報記者採訪七堵福基礦坑“末代"礦長的 - 葉福田老先生

在台灣20大礦場中,位於基隆地區的就有10處,台北地區7處,

竹苗地區3處。如取前10大煤礦礦場,則基隆地區有6處,

台北地區3處,竹苗地區1處。由此可知,

基隆地區在台灣煤礦發展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七堵福基礦坑03.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坑口

然而在民國75年左右,台灣數個礦坑的嚴重災變,

加上石油能源和進口煤的競爭,台灣礦坑接連關閉,

使得基隆礦業也因此逐漸沒落。然而「煤礦」影響基隆發展超過三百年,

是台灣最早開採煤礦的地區;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煤礦』早為基隆人所忘記。

七堵福基礦坑04.JPG

現在的基隆人都是到外地,親近所謂的『礦坑文化』。

卻不知道事實上在基隆的七堵山區,

也有一處保存還算完整因煤礦而產生的『礦坑聚落』。

77年因成本問題而關廠的七堵福基煤礦,

可說是現今基隆唯一還可以看到過去礦工生活鍊的地方。

七堵福基礦坑05.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場辦公室

可惜基隆市政府完全漠視有此地方的存在,

甚至於還核准業者在礦坑的選煤場倒棄工程廢土。

前年101年因為有基隆的年輕人,在部落格看過我寫過有關基隆文化的文章,

於是主動聯絡我,讓我知道基隆還有處保有礦工生活鍊影子的『礦坑聚落』。

七堵福基礦坑07.JPG

後來再經過基隆市韓良圻議員的介紹,認識了今年已經85歲高齡,

嘲謔自己是“末代"礦長的 - 葉福田老先生,

聽他訴說七堵福基礦坑的過往。後來覺得自己文筆太弱,

於是找了一位也長期在關注基隆文化的年輕人,在這裡稱她為『連小姐』,

請她幫忙作葉老先生有關七堵福基礦坑的口述歷史,

以下就是『連小姐』所做的口述歷史內容:

七堵福基礦坑06.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場發電室

「二戰那時候空襲喔,哇嚴重哩!你們現在少年的都不知道,

那時候歸基隆港攏是飛凌機啦!

現在市區孝二路孝三路那裏攏嘛無人,大家攏對山裡走…………..

七堵福基礦坑08.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工浴室

葉福田先生生於民國19年,小時候因父親在金瓜石採礦,

所以童年生活多在那裏渡過。二戰時父親為求生計到三貂嶺當重勞,

福田先生也跟隨父親至三貂嶺。當時三貂嶺煤質優,屬軍用煤,

在此地為軍方挖礦屬重勞(重度勞工),可領重勞牌證,

在日治時代領有重勞牌的民生配給是一般人的三倍。

(戰爭末期開始配給,每個人都有一本米簿,

米是一天四兩,豬肉是一禮拜四兩。)

七堵福基礦坑09.JPG

「我八斗仔人啦!接我老爸的手才來做這途。光復後本來要繼續念書,

結果聽不懂,彼時國民學校講國語,我站外面旁聽三天,

聽攏嘸,無法度只好放棄。後來就四處學功夫,啥咪嘛學!」

七堵福基礦坑10.JPG

光復後因受日語教育及台灣母語的關係,想繼續升學卻因不懂國語而作罷,

20歲之前,葉福田先生到處學功夫,學打鐵學電工,

20歲那年因父親過世,所以接下父親在暖暖盛興煤礦的工作,

從此葉先生的命運開始與煤礦解下不解之緣。

七堵福基礦坑11.JPG

民國42年至55年,他先後在四腳亭粗坑頭的豐山煤礦、南港、

內湖、冷水坑、新店等地待過,也曾到人煙罕至的雙溪泰平村探過煤層,

直至民國5510月,葉先生的足跡踏至今七堵的福基礦場,

此後便在這裡貢獻他的生命直至退休。

七堵福基礦坑12.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工浴室的鍋爐室

(福基當時稱复基,此礦原為暖暖的永基礦坑,

因採礦時碰到斷層帶的背斜層,開採不易,遂於背斜層的對稱點七堵開採。

因為是永基復開,於是取名”复基”,有興富永基之義。

复基礦坑於民國37年開坑,屬國民政府礦業,民國47年與民股合資,

民國48年與八堵中台煤礦合併,又開一新坑,史稱褔基煤礦。)

七堵福基礦坑13.JPG

福基煤礦當時的年產量約可到達15000公噸,

在當時和侯硐瑞三、深澳建基、土城海山、海山二廠煤礦並列五大煤礦,

礦場繁盛時期人數曾高達兩千餘人。礦場24小時不停工,

採輪班制,早上七點、下午三點、晚上十一點共三班,

沿用日治時期說法:一番、二番、三番來稱呼。

七堵福基礦坑14.JPG

兩千多人規模的礦場聚集了來自台灣各地的人,離基隆近一點的地方,

如:金山、萬里一帶的人,輪的班都是"一番",

從各地坐所謂的"菜車"到基隆,再從現今的東和大樓處搭交通車上七堵,

出了礦坑時間還早,還有車可以回家;遠一點的地區

(大略是無法一天來回的地方,嘉義、新竹,台東花蓮等)

就會住在工寮,輪的班就是比較沒有通勤時間限制的二番、三番。

七堵福基礦坑15.JPG

七堵福基礦坑 - 礦場蓄水池

早期七堵地區交通不便,

產出來的煤多用輕軌的人力台車推至山下的七堵車站,

再用扁擔以人力運至火車上裝載,然後載送到台灣各地。

民國50年左右,通礦場的公路開了,

於是位在山區的福基煤礦多了一種運輸方法:卡車。

七堵福基礦坑16.JPG

七堵福基礦坑 - 選煤場(可惜已經被基隆市政府作為工程廢土場)

用卡車取代台車,將煤運出去,近的到七堵火車站,

遠程的直接和南部運蔬果上北部的貨車合作,

以“回頭車“的方式將煤運到中南部,葉礦長說這是最省成本的方法。

公路開了之後,用鐵路運送的煤就少了,

大多是需求量大的產業或者離鐵路近的地方,例如各地的磚窯廠,

台糖公司等,人力挑扁擔也漸漸改為"輪送機"運上火車了。

七堵福基礦坑17.JPG

因為對外交通不便,從礦坑到七堵市區要兩三公里的路程,山區腹地狹小,

所以福基礦工們的娛樂並不如侯硐或金瓜石九份等地那樣的精彩豐富。

「這裡哪有甚麼可以玩,山頂阿!若要玩,就要到山腳七堵街仔那裏,

袂買東西啦、袂呷好料啦、袂迋街,攏嘛要去山腳,你看那要行幾公里。」

七堵福基礦坑18.JPG

雖然福基煤礦當時在台灣排行數一數二,但因為地處山區,

所以生活型態著實比其他同等級的大礦場單調許多

,唯一的娛樂便是聚在一起喝喝酒玩個小牌消遣一下。

(具一些後輩指出,他們從前都稱那些礦工為酒鬼、賭鬼)

七堵福基礦坑19.JPG

目前礦工們在工寮(礦工宿舍)前聚集的場所還存留,

就連當初一起喝酒玩牌的地點,也還同樣擺著桌椅,

尚居住在那裏的老礦工說,那其實就是大家的交誼廳。

「這工寮啦,這是一層的,後尾那有兩層的三層的,你看!有嘸?

那電表都還在,一個窗仔門就是一戶,

一戶一個電表,差不多六呎長寬一間。」

七堵福基礦坑20.JPG

福基煤礦的工寮依山而建,有前中後三排,

分別以一層樓、兩層樓、三層樓的形式搭建,

其中兩層樓的工寮幾年前因發生火災,所以某些部分主體建築已經消失。

在礦場興盛時,除了原本靠山的工寮外,

在現今主幹道的旁邊也興建了很多小的工寮,由此可見當時礦工人數之眾。

七堵福基礦坑21.JPG

長寬六呎的面積是這些離鄉背井礦工們的棲身之所,

沒有家室的就一個人住,結了婚的、

生了小孩的也全都窩在這個一坪大小的空間裡。

工寮呈現的方式就像學校宿舍那樣,一層一個走廊,

走道兩邊隔房間,便溺有公用廁所,

每一層的中心位置另有垂直走道向後延伸,隔出廚房和浴室。

七堵福基礦坑22.JPG

七堵福基礦坑“末代"礦長的 - 葉福田老先生 與 寫此篇口述歷史的連小姐

廚房除了大灶是公用的,其餘的鍋碗瓢盆都必須自備,吃飯時間不同,

所以大灶都輪流用,不用大灶的就自己找地方升火煮食一些輕便的東西。

住工寮的工人用餐時間多是回家吃飯,如果是羅漢腳,

懶的煮的,就會到公共餐廳去點食自己想吃的東西,和自行開伙不同。

七堵福基礦坑23.JPG

公共餐廳裡菜色多,有便宜的也有貴的,炒麵、炒飯,

平常吃不到的肉類那裏也會有,但就看你肯不肯花錢。

如果是值"一番"的礦工,一天來回礦場的,

那大多數都是從家裡帶便當過來。

在山上取得食材不容易,不論是家庭或者單身漢,

就連公共餐廳的廚師阿婆也是必須步行到山下的市街採買。

七堵福基礦坑24.JPG

工寮裡也配有浴室,不過空間十分狹小,主要是供給礦工眷屬們用的:

用大灶燒一盆熱水放在桶子裡,婦女嬰孩們隨便沖洗一下就算洗澡。

礦工本身在出坑時就會先在公共澡堂洗刷完畢才回家。葉先生說,

出坑時全身髒兮兮,覆滿塵土和煤屑,

洗澡當然是在公共澡堂這樣大的空間才能夠徹底洗刷乾淨。

七堵福基礦坑25.JPG

七堵福基礦坑 - 以前礦場出入處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也可能是不成文的規定和傳統:

在礦坑裡工作,危險因子充斥,工作環境也差,

出坑時常常連臉也髒的認不清,每每是要到全身洗乾淨,從浴室出來,

才可以確定那個人是"走出來"而不是被扛出來,

代表今天也平安無事的出坑了;

清洗乾淨之後是一種煥然一新,同時也是一種與死神交錯的慶幸。

七堵福基礦坑26.JPG

七堵福基礦坑總共有三個礦坑口,那裏已經被草掩沒

福基煤礦所使用的公共浴室現在依然屹立在那裡,

裡頭的磁磚和水槽也依舊看的見,公共浴室旁有個極小的隔間,

葉先生說那是鍋爐室,專門燒熱水用的,使用蒸氣鍋爐,

當時有專門負責燒熱水的人,生活起居都在那小小的鍋爐室裡,

24小時不斷的燒著熱水,供應出坑的工人們洗澡。

七堵福基礦坑27.JPG

公共浴室外有面矮磚牆,牆面留有兩個灶口,還有鐵製灶門的痕跡,

那是專門煮開水用的,是工人們喝水裝水的地方。

葉先生表示剛開始時只有一個灶口,但隨著人數增多,

每個工人平均一天要喝到5升的水,供不應求之下後來又開了一個灶口。

七堵福基礦坑28.JPG

七堵福基礦坑還保有過去煤礦從礦坑內運送出來時,所用的台車軌道

「我彼時剛來,負責監工,工人要進坑時就要檢查有沒有違禁品,

酒啦、火啦、也要檢查該帶的有沒有帶,工人未進去前,

我們都要先進去看看今天能不能做,

帶那個瓦斯檢定器進去看,沼氣太高就不能進坑啦。」

七堵福基礦坑29.JPG

礦坑裡充滿不可知的氣體,如果是硫磺氣,因觸及到眼睛會不舒服,

所以十分容易辨認,其中讓礦工最無法留意的就是無色無味的沼氣。

葉先生敘述早先的時代進坑探查都要帶一隻鳥進去,

用鳥的活躍程度來判斷裡面是否有足夠的氧氣,

後來日據時期日本人喜歡用瓦斯燈來偵測,光復之後台灣大部分的礦坑,

都使用美國這種比較先進的瓦斯探測器來偵測沼氣,

由此來判斷當下的狀況適不適合工作。

七堵福基礦坑30.JPG

 每天礦工要進坑前必須在固定的更衣室換衣服,

然後在檢查所檢查身上的物品,除了檢查違禁品之外,

也要確定工人必須攜帶個人的[自己救命器],每個救命器上有編號示之。

這個跟保溫杯大小的容器附有夾子、藥水及呼吸管,

在危難時裡頭的藥水可以和微量氧氣產生作用,發出較多但極高溫的氧氣,

幫工人們爭取幾十分鐘的時間,逃至上風安全處等待救援。

七堵福基礦坑31.JPG

七堵福基礦坑- 礦工宿舍

這個”救命器”使用有急嚴格的限制:

1.只能自己使用,不可以借別人

2.自己用了之後只能逃命,不能去救別人。

這樣的規範是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生命損失,

同時在救難時也可以經由拋棄的救命器外殼編號來確定哪些工人遇難。

七堵福基礦坑32.JPG

「挖煤的喔,可憐啦,多艱苦哩,一入去擱出來就嘸知什麼時陣阿!」

礦坑裡除了未知的氣體構成危險,輪班的礦工通常也無日無夜,

一進坑便是摸不著手指的漆黑,在幽暗的空間裡工作常常不知時日,

每每要等到出坑時才會知道現在是甚麼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每天都抱著只剩今天的生命態度入坑,就算好久沒看過太陽,

但只要能出坑,對他們來說就是太陽了。

七堵福基礦坑33.JPG

台灣礦坑史上常有災變,煤層落盤,自然發火處理不當礦坑爆炸,

甚至是自然發火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也或者是礦車的交通事故,

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嚴重的災變。福基煤礦也曾發生過,不過幸好傷亡不大;

民國72826上午940分,在新坑三斜坑本層西二巷,

發生5名礦工因加強密閉在823日發生之自然發火封閉區域,

吸入微量一氧化碳氣體而中毒,

當時的礦長葉先生曾參與搶救,經送醫急救後均無生命危險。

七堵福基礦坑34.JPG

同年826日下午135分,福基煤礦新坑內斜坑,

200匹馬力捲揚機(將煤車拖出礦坑口的機器))自斜坑底複線捲揚12台煤車,

途中發生重車逸走,押車工緊急跳車,所幸僅受輕傷,並無大礙;

此次災變經查係推車工將礦車三環鏈於2台礦車連結時,錯放於拖板上,

以致插針跳脫造成礦車逸走。民國74112日發生落盤災變,

造成2人死亡,11人受傷。

另外在民國77年坑內發生2次自然發火,所幸無人傷亡。

七堵福基礦坑35.JPG

福基煤礦因屬於北部四個[急難救急站]之一(瑞芳、基隆,三峽,頭分),

葉礦長也擔任救急站站長,所以在北部煤坑發生大災變時,

都必須趕到礦坑支援救災。葉先生回憶起當初到土城海山煤礦支援救災時,

短短20幾公尺的路堆滿30幾具屍體(當時死傷70多人),別人硬是往外逃,

他們卻要往裡頭衝,身上裝備20幾公斤,危險又辛苦,

但想到困在裡面的兄弟,還有哭倒在一邊的家屬,

自己的命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七堵福基礦坑36.JPG

埋在坑裡的人是危險,要進去救人的也是危險,背著重裝備沿著坑道走,

走不了的用爬的,邊爬還得邊拉邊組裝要送新鮮空氣的管子。

六人一組的救難隊相互之間還必須綁著繩子,

因為帶著氧氣面罩聽不見外面的聲音,坑裡漆黑,

綁著繩子可以確保前後的夥伴是不是依然安在。

七堵福基礦坑37.JPG

隨著石油時代的來臨,福基煤礦在民國77年因成本問題關廠,

葉礦長一直嘲謔自己是"末代"礦長。

從一個目不識丁、未來茫茫四處漂泊的年輕人,

到最後會使用三角函數測量煤層開採位置和角度,用英文說著化學符號

:"CH沼氣、HS琉化氫,"兼救急站站長修理美式規格的瓦斯檢定器,

那個時代的心酸和無奈豈是現在太空時代的我們能夠體會?

煤的開採緊繫著台灣經濟起飛的命脈,

如果沒有這群拿命去搏的長輩,也許亞洲四小龍我們永遠沾不上邊。

七堵福基礦坑38.JPG

今年0618我舉辦了七堵礦場巡禮活動,讓更多人知道基隆有處被遺忘的礦工聚落

基隆的煤層涵蓋寬廣,產量豐富,史上第一個官開煤礦在基隆八斗子,

不管是現今基隆市區,或者偏遠的七堵暖暖,木山一帶,

到處都充滿大小礦坑,位在中山區中華路口還有所謂的"流籠頭",

而福基煤礦是基隆的代表煤礦,其地位不亞於侯硐瑞三或者菁硐平溪,

但身為基隆人的我們對家鄉的黑金燦爛了解有多少?

又或者我們有多少管道去了解?

七堵福基礦坑39.JPG

如同基隆的砲台文化,如此豐碩的文化遺產竟落得如此下場,

戰士們都死了,無人守著砲台述說血淚;葉礦長還活著

,依舊守著他的礦坑說故事,即使只有一個人上山也好,

他也會努力的告訴你,那是一段多麼無以名狀卻值得歌頌的驕傲,

一個垂垂老矣的長者付諸血淚,而我們,做了甚麼?

七堵福基礦坑40.JPG

以上是連小姐有關七堵福基礦坑口述歷史的全文。

自從得知七堵有此礦工具落後我曾陪同媒體記者去該地採訪,

也辦過福基礦坑導覽活動,

大家都覺得基隆還有如此可代表基隆礦坑文化的地方,

應該要好好的保護才對,但民眾的聲音說得太多也是沒有用,

重點是基隆市文化局到底有沒有聽到,到目前為止,答案是『無』。

七堵福基礦坑41.JPG

《基隆旅遊景點》假日基隆一日遊無料景點-新山水庫觀景台步道的介紹,

就到此結束。本篇文章也將同步發表在,

FB裡的『基隆旅遊』粉絲團中,粉絲團是我成立的,

歡迎有FB帳號的朋友點讚加入,

粉絲團將會有相關的基隆旅遊資訊,分享給大家,等您喔!^_^

七堵福基礦坑42.JPG

七堵福基礦坑位置


檢視較大的地圖

 

Billy的啐啐唸

大家如果想認識我,可以在Facebook把Billy Lo加入到你們的好友裡,

只要不是在家網路創業的帳號,基本上我都會同意^_^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基隆旅遊 | 歡迎大家加入

基隆美食 | 歡迎大家加入

基隆人踹共 | 歡迎大家點讚加


arrow
arrow

    Billy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