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馬祖莒光花蛤節,在原本的規劃上,是沒有夜間活動的。
在第一週活動進行時,因為發現留住的旅客,有人不知道要如何打發時間,
所以特別增加了夜間導覽公車,沒想到反應不錯,在7月9日與7月11日兩天,
所安排的兩輛公車都有坐滿。
夜間導覽是帶遊客到東莒的福正沙灘與猛澳沙灘看星沙,並且到東莒燈塔,
觀看夜晚燈塔打出的光束,體會東莒燈塔夜晚之美,與白天完全不同。
在第一梯次結束後的星期一,在與鄉公所開會檢討活動的得失,
決定將不大有人願意參與的手工DIY刪除,加強夜間活動。
第二梯次的莒光花蛤節夜間活動,除了原本夜間導覽外,還增加了牽罟、
生烤海鮮、放天燈。
所謂的【牽罟】是一種臺灣古老的捕魚方式。利用魚群最密集靠岸的時候,
以小船將漁網拖離海岸並將網放至海中,而漁網的兩端則固定在岸邊,
魚群被圍住後岸上的人協力將魚網拉上岸來。
「罟」的漁具係由一囊兩翼及兩條長曳繩所構成,並以具長袖網為特徵。
【牽罟】是與大海拔河的一種活動。
首先,幾位年長有經驗的人,合作把一張好長好長的網子弄整齊,
放在一艘很大的竹筏上,然後指揮的人把網的二端各
綁上一條又粗又長的繩子,一端丟上岸。
接著就划著竹筏載著網子繞大海一大圈,又把令一端繩子丟上岸,
岸上的人分二組,雙手抓著大繩,面向大海倒退著走。
這時大家要同心協力喊著:「嗨殺!嗨殺!」慢慢的把大繩拉上沙灘。
之後,漁網也到了岸邊,大家更用力的拉,就好像拔河一樣。
在竹筏上的人在海中打著手勢,好像裁判告訴輸的那一組要拉快些,
因為南北二端保持一樣的速度,於才會乖的進網,
終於在大家同心協力合作之下,全部的魚網被拉上岸了。
在馬祖的東莒,如果要進行二三十人的大牽罟,必須要在猛澳沙灘。
由於此次活動是在福正沙灘,因此只能進行三至五人的小型牽罟。
第二梯次七月十六日是舉行夜間活動的第一晚,也是本次活動第一次舉辦
牽罟活動,就讓我親自體會到什麼叫做「我家冰箱在海邊」。
當晚當夜間導覽在八點半結束後,活動專車將旅客帶到福正沙灘後,
遊客就被引導到海岸看牽罟,願意參加的遊客可以一起幫忙拉,
而我則留在岸邊指揮工讀生準備烤海鮮的東西。
當我聽到了一陣驚呼聲後,有人衝上來找我要籃子裝魚,說大豐收。
我趕緊也涉水跑去看,哇!我明明記得他們牽罟的人才下去沒有半小時,
沒想到居然有補那麼多的魚。
按照當地人估計這次撈上來的魚,大約有一千多斤,當一籃一籃的魚裝上岸後,
大家忙著在那裡分魚,除了遊客在分外,當地百姓聽到風聲也跑來來海邊分。
大家在那裡分魚,品頭論足。搞一個沒有人要烤魚,我問遊客要不要烤,
沒有人要,他們說要帶魚回去找民宿老闆炸給他們吃,所以當晚烤海鮮就取消了。
你們在照片上看到的吃西瓜,雖然東莒三寶有一樣是西瓜,但因為今年天候異常,
西瓜長的比較慢,所以我從台灣運了三十多顆的西瓜,在活動期間請大家吃。
所有的西瓜我都有事先冰起來,等要用時才去戴到現場。炎炎夏日的夜晚,
在海邊吃冰涼的西瓜,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那晚最後的魚,都被當地居民帶回村落大坪村,要趁魚還新鮮時,趕緊煮起來,
準備做魚乾,光是這樣聽說就處理到快天亮。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