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北竿芹壁境天后宮『金媽祖遶境揚靈會香祈福』遶境活動,進入到第三篇。
本篇照片內容為金媽祖遶境隊伍,進入馬祖南竿清水村的白馬尊王廟後,
到南竿馬港天后宮出來接客迎駕為止。
這一篇也是遶境隊伍開始出發後,遇到第一個比較艱困的路段,
從南竿清水村到珠螺村是一段算蠻陡的坡路。
遶境隊伍到達南竿清水村後,即進入清水村的白馬尊王廟,也是遶境隊伍出發後,
第一個拜會會香的廟宇。
南竿清水村的白馬尊王廟是在清末,清水村自有居民起即已有大王宮,
舊廟原先為木造結構,位於海防哨一帶,民國五十年當時廟內就已有「重建刻碑」。
不久,軍方要在廟地建海防快艇台,廟宇結構也朽壞,經過大王同意,
將白馬王宮遷建於現址,請清檀澳的匠師到村裡施工。
民國六十一年村民集資將廟神全身加以重塑,七十三年廟宇又加以美化。
八十六年村民鑒於本廟結構鬆動易滲雨水,倡議重新遷地建廟,
採宮殿型式建築,易地重新擴建,九十年完工。
據傳聞民國六十幾年曾有百姓表示目睹白馬王的坐騎白馬跑到海防哨的水溝旁飲水。
為清水村白馬尊王廟的祀神傳說。
清水村白馬尊王廟的祀神來源地:清水村陳姓族群居多,
他們原鄉來自琅岐陳氏家族,離宗祠不遠處,是有白馬尊王廟,
是否來自原鄉香火,村中長老多語焉不詳。
清水村白馬尊王廟的祭典活動:清水村往常只有正月十五元宵夜酬神,
主祀白馬大王。近年來為配合信眾需求增設正月十六夜祭祀臨水夫人,
同時在正月十五夜間舉行白馬王巡境的活動。
每年春夏之交,村內弟子都將集資為廟神補庫,祈求平安。
正殿祀神有福德正神、白馬尊王、臨水夫人等。
以上相關清水村白馬尊王廟廟宇介紹,資料取自於來馬資網中的南竿鄉誌初稿,
風俗信仰篇/第三章 宗教信仰。
在往後的文章中,當遶境隊伍行所經過的廟宇,
如果能找到相關資料,我會順便做介紹。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在馬祖歷史文化學習網裡,看到一篇由北竿芹壁村的
中山國中王花俤校長,所寫的一篇有關馬祖地區的民間信仰與廟宇。
由於本系列文章主要是刊載在,此次『金媽祖遶境揚靈會香祈福』遶境活動的
活動部落格中,無非也是希望藉由網路,讓大家多了解馬祖的民間宗教信仰。
剛好這篇的作者王校長,對相關馬祖的民間宗教信仰頗有研究,
因此此次『金媽祖遶境揚靈會香祈福』活動,
六日媽祖聖誕祭祀大典的流程是由為王校長規劃。
所以藉由他的文章,來讓大家對馬祖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所認識,是最好不過的。
未來本系列文章會陸續轉載此篇文章內容。
此篇文章的前言如下:福州城隍廟的楹聯云:「舉念奸邪任爾燒香無益,
存心正直見君不拜何妨」,常言道:「舉頭三尺有神明」,
如果說廟宇是維繫社會教化的紐帶,實不為過。
不僅如此,廟宇還扮演著民間藝術、軍事防衛、民俗精神治療、司法審判、
俗民文學……等功能,滲透入常民生活不容小覷,
與其放任發展,不如介入探討現象。
基於這樣動機下,本人與賀廣義、林錦鴻、蕭建福等學校教師。自1999年起
開始著手調查馬祖列島四鄉五島的廟宇,走訪了馬祖列島六十六座廟宇。
其中北竿十九座,南竿二十一座、莒光十六座、東引十座,並擴及至桃園八德市。
為深入研究文化的源頭,曾兩度前往馬祖人的原鄉—福州、長樂、連江一帶,
尋找馬祖人的信仰文化。
以上所述,就知道馬祖雖小,但是廟宇卻很多。78年我在馬祖北竿當兵時,
當時並沒有感覺到有這麼多的廟宇。
這次活動與當地的人士聊起此問題,才知道原來很多廟在我當兵時,該神明原本是
祭拜於民間家中,這些神明大都是居民從大陸原鄉帶到馬祖來的。
後來隨著環境的改變,所屬信徒就為其興建起廟宇。我當兵所在的馬祖北竿
上村趙元帥府,就是這樣演變出來的,我當兵那段期間時是沒有趙元帥府的。
「媽祖在馬祖」是近來馬祖最彰顯的旅遊主題之一,在本篇文章後半段的照片裡,
有些照片的背後,可以看到一尊巨型的媽祖神像。
那是在2009年10月18日開光的馬祖媽祖神像,
是世界最高的石塑媽祖神像,有28.8公尺高。
此媽祖神像原規劃為19.9公尺,後來才以馬祖總面積28.8平方公里,
做為媽祖神像的高度28.8公尺,創造出世界第一。
建這尊媽祖神像從倡議到完成,歷經20多年的時光;
而馬祖地區各界著手規劃也有10多年的歲月。
此媽祖神像位於南竿馬港附近,連江縣政府將媽祖神像規劃成馬祖的
媽祖宗教紀念園區,是國內最富特色的信仰中心,歡迎大家一起來馬祖看媽祖。
馬祖因媽祖而得名,媽祖在馬祖羽化昇天的傳說更是獨具魅力,
因此建立這神像是希望,形塑馬祖成為媽祖信仰的聖地!
本篇在此結束,下一篇的重點是金媽祖遶境隊伍在南竿馬港天后宮進行的大會香,
敬請期待。
南竿金媽祖遶境路線圖
Billy碎碎唸
1. 有一點後悔,當初在投標本案時,在簡報對評審說這次的活動如果是我承辦的話,
那活動記錄的篇幅,絕對多於不是我承辦的馬祖北竿元宵擺瞑,元宵擺瞑我寫了十篇,
那這次活動我將......
2. 五月真的是我最近最操的一個月,從五月一日去高雄那瑪夏拍完布農足射耳祭後,
就去馬祖一個星期拍此次的活動照片,接著十五日又要去高雄那瑪夏拍鄒族的河祭。
3. 看到其他格友都在介紹今年的桐花,到處賞花遊玩,而我光是寫這些活動記錄文章,
就夠我寫一個月。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