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4.jpg 

在寫這篇「荖寮坑礦業園區」前,先來說一段題外話,

這段題外話跟本篇文章的第一張照片毛毛蟲有關。

話說兩年前在原本那台400D未遺失前,那時候外出拍照我都很少在拍,

都是交給工作伙伴她去拍。一般來說女孩子看到這種毛毛的小生物都會怕,

但是總是有些人是例外的。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1.jpg

不管是去拍桐花,還是在羅東林業園區等一些地方,經常看到她拿著相機,

對著一些東西想要很近的把它拍下來。每當等我走過去看時,

八九不離十都是一些所謂小小隻的毛毛小生物。

當時的400D所配的鏡頭要拍那些東西是有點困難,

因為想拍那些生物的特寫就必須讓鏡頭很靠近被拍物,

但一靠近就會發生無法對焦的情況,讓快門無法按下。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2.jpg

但這一切當400D擺在汽車裡遺失後,讓我有理由買7D時,

就想到她拍小生物的畫面,因此本來想買一隻1:1的特寫鏡頭,

來解決拍近拍特寫的問題。結果鏡頭看好後,因為價格問題讓我很失落,

因為我太窮了。相機店的老闆看著我那失落的表情,就告訴我別傷心,

他有個東西還不錯,可以解決我的問題且不貴,問我要不要試看看。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5.jpg

當聽到這席話後,當然說那就快拿出來吧!

於是老闆拿了三個直徑一樣厚度不同的相機接環出來。

他先拿厚度比較小的那一片,叫我先裝到機身上後再接上相機鏡頭,

然後叫我找個東西以很近的距離拍照試看看。

哇!原本無法超近距離無法按快門的問題,居然有了那接環以後就可以了。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3.jpg

原來有了那個接環以後,鏡頭自然會變的比較長,

讓鏡頭對焦距離也就跟著有所改變,藉由這樣的改變,騙過相機的焦距設定,

讓我有辦法用一般的鏡頭,也可以貼近所拍物進行拍照,

不再有按不下快門的問題。那特寫接環是一組三個,價格是3000元,

可以因為拍攝物距離的不同,換不一樣的接環。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6.jpg

雖然說是三個,但是買了這組接環後,都只用到最小的那一付接環,

就已經可以解決近拍特寫的問題。至於它的效果如何,你們看毛毛蟲的照片,

是我用15-85mm的鏡頭接上接環後以近距離拍著。

雖然我不知道如果改用1:1的鏡頭拍出來效果如何?

但以目前這種方式拍特寫,效果我還算是滿意。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7.jpg 

買了那接環之後,小生物是很少在拍,都是用在我拍美食照片。

你們看我寫的美食文章,一些大特寫的圖片,

大部份都是有用接環下去拍攝的。另外在拍一些花卉的圖片,

我也很經常會裝上接環,以超近距離去拍攝。

 所以3000元解決了原本要花上萬元以上的價格,

才能解決的問題,還算是物超所值。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8.jpg 

現在回到本篇的主題,話說今年五月初時,全台正在瘋桐花。

今年基隆市政府把桐花季的活動,

按往例按照客委會網站公告基隆賞桐花的地點來舉行,

從以前的月眉山改到暖暖的暖東峽谷那裡舉辦。

我不知道為何基隆市政府,每年都要如此的舉辦桐花季的活動,讓人很納悶。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09.jpg

因為基隆比較像樣的桐花步道,是在七堵的富民親水公園,

也就是說客委會網站公告的基隆賞桐地點。

而今天的基隆桐花季市政府選在暖東峽谷那裡舉辦,

當我到現場以後問人家賞桐步道在那裡,人家告訴我在外面沿著公路走就對了,

靠!沿著公路走,怎麼停車讓小孩看桐花呢?那不是很危險嗎?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0.jpg

但既然已經到了,那只好還是沿著山路開車賞桐。

在過了暖東峽谷沒多久有個┤叉路,如果要賞桐要左轉,

但我冒險的個性在當時復發,沒照指示直接直走沒左轉,

只因沒走過那條山路,想知道能通到那裡,如有問題頂多調頭回來就好了,

我開車在山上,經常做這種事情,連小孩都已經習慣我這種開山路的方式。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1.jpg

那條山路是兩線道,雖然沿途有點小彎但是路不是很陡,因此還算是好開。

就這樣開了約十五分鐘後,到達了路的盡頭,也就是大家看到的第二張圖片,

凡開車上來的人,自己要想辦法在那調頭開回去。當時我並不知道那裡是何處,

只是覺得很好奇,為何有那麼多車子開上來停在那裡。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2.jpg

等停好車子以後,下了車看路邊的景點說明牌,才知道我是到了

荖寮坑礦業園區」。在這之前,只有在八堵看過要到這裡的指示牌,

卻不知道是在這裡,所以此行純粹是誤打誤撞。不過既然到了,

當然下車走走,雖然沒有桐花可以看,但是一樣是接近大自然沒有什麼差別。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3.jpg

而在第二張圖片路的盡頭右邊有個木造涼亭,由於它的周遭大樹綠葉成蔭,

因此也有不少的小生物在那裡發跡。停好車我一往那裡走去,

就聽到先下車兒子女兒的叫聲,原來他們在涼亭那的木頭欄杆上發現毛毛蟲,

本篇文章的第一張圖片,就那隻毛毛蟲,長的還算是大隻。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4.jpg

荖寮坑礦業園區的步道入口,有豎立了以煤礦為意象的「荖寮坑古道」標誌。

看完那裡的指示牌後,我才知道在那裡除了有園區約五公里的步道外,

同時還有一條「十分古道」可以讓人懷古探幽。

要說「十分古道」緣由,就要從基隆暖暖的歷史說起,大家才會比較有頭緒。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5.jpg

話說在基隆市東南方,也就是在基隆河中游一帶,有個文化資產很豐富的地方,

而它的地名也很美,它的名字叫「暖暖」。暖暖這名字,

是從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一個村落社,西荷時期八暖暖轉音而來的。

在台灣史所謂一個地方的開發,都是以漢人到達的時間算起,

而漢人進入暖暖進行開發,大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6.jpg

清朝乾隆末年看起來是個很遙遠的時間,但是以基隆地區而言,

暖暖這裡開始接受漢人的開發算是比較晚。扣除靠海的基隆市區不說,

漢人進入基隆八堵的時間是在乾隆35年,而暖暖鄰近的四腳亭粗坑,

在乾隆53年也開始有漢人移居進行開發,

所以暖暖的開發,在基隆算是比較晚的。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7.jpg

這當然是跟地形有關,當漢人自唐山過海來到台灣,

一定是先開發靠海平坦的地方,當過海的人越來越多後,

才開始往上尋找可開發之地。第一批來到暖暖這地方的漢人,

他們大多起先聚居在暖暖街一帶,以從事淡蘭古道線上貨物集散活動為主。

而在荖寮坑礦業園區的步道入口的說明牌上,有簡述了淡蘭古道的緣由。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8.jpg

淡蘭古道是台灣著名的古道之一,清嘉慶十二年(西元1807年)

海盜朱濆攻擊蛤仔難(宜蘭),當時的台灣知府楊廷理為平定海寇,

循早期凱達格蘭人的狩獵山徑,率軍由艋舺(萬華)取陸路,

開三貂嶺線山路入蘭援救,該路因此成為官道,為「入蘭正道」。

後來此路也成為淡水廳(台北),與噶瑪蘭廳(宜蘭)間的軍事、商旅通道。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19.jpg

淡蘭古道大致分為三貂嶺線與文山線,根據《噶瑪蘭志略》「雜識志」記載,

淡水入蘭道路最初由八堵折入雞籠(基隆),循東北海岸過深澳,

再往南越嶺至今瑞芳,登三貂嶺、嶐嶐嶺進入噶瑪蘭。後來不經雞籠,

改從東行,由暖暖、三爪仔越三貂嶺,即由艋舺向東北,經錫口(松山)、

水返腳(汐止),經過雞籠或暖暖,進入三貂社,

再翻越嶐嶐嶺或草嶺進入噶瑪蘭的路線。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0.jpg

淡蘭古道文山線又分為東、西兩支,入口為艋舺。西支是由大坪林入山,

從內山行走,經大湖隘,抵宜蘭東勢的溪洲;東支經古亭、深坑、石碇、

頂雙溪,到礁溪街。淡蘭古道有三貂嶺、燦光寮舖、草嶺、嶐嶺等段,

其中草嶺段約於1812-1820年形成,為淡蘭道的主線,取代了嶐嶺段。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1.jpg

在宜蘭鐵路還沒通車前,人們仍經嶐嶺道往來頭城、福隆間。

淡蘭古道為目前臺灣所知最早開闢的山區官道,

其中的草嶺段目前為東北角的熱門的健行路線。鐵公路的開通,

讓淡蘭古道漸漸的失去其原有功能,除了部份為鐵公路使用外,

其餘皆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淡蘭古道現今僅存三貂嶺的金字碑古道、

草嶺古道及嶐嶺古道等三段。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2.jpg

而淡蘭古道的暖暖支線,是從暖暖東行翻越五分山鞍部後,

到達平溪十分寮,所以又稱「十分古道」或「暖暖舊道」。

當到了十分寮後,再越嶺到頂雙溪,就可以接上草嶺古道進入蘭陽平原。

昔日基隆河早年尚未淤積前,是可以航行船隻,

並且與淡水河相通,甚至可以連到新店溪、大漢溪流域。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3.jpg

當時基隆河是可以行船到暖暖的,當時平溪生產的藍綻、種植茶葉與煤礦,

都是經由暖暖支線挑送到暖暖,再從基隆河的渡船口運送到艋舺,

轉口貿易到大陸銷售。因此暖暖支線上的荖寮坑石屋、煤礦及菁礐遺址,

都有記錄下當年先人在暖暖一帶,所開發的生活歷史,值得我們大家去探尋。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4.jpg

也因為如此造成了基隆暖暖地區看似內陸,實則物阜民丰、風光了好一陣子。

而那條「十分古道」按照說明,全長約一公里,步道為泥土與石階,

且部份路線陡峭濕滑,建議大家要走時要考量一下自己的體力狀況。

在本篇文章的第三篇要結束前,會出現幾張小孩拉著繩索過溪,

那裡就是「十分古道」的入口處。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5.jpg

雖說十分古道才一公里不長,因為不知道實際狀況如何,

如果只有帶兒子還好,因為有女兒同行,

所以我就打消走訪十分古道的行程,只有走荖寮坑礦業園區的登山步道。

另一個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有開車,那會變成就算從古道走到十分寮後,

還要在走一次回來開車,光是想到這點我頭都大了。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6.jpg

基隆暖暖在當時的內地是十分寮,而十分寮對外的通路,

是以走東勢坑為捷徑,因此在嘉慶年間闢建了,

從暖暖通往平溪十分寮的淡蘭古道十分支線。

從此暖暖的發展受到淡蘭古道往來過客影響很大,

日據時期就在荖寮坑發現蘊藏有很豐富的煤源層礦脈,而加以開發。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7.jpg

而先前來到暖暖的人也因為如此,當他們的努力穫得相當成就後,

也就開始呼朋喚友叫大家移到暖暖來居住,就這樣在清嘉慶、

道光、咸豐、同治年間,陸續又有不少的泉州安溪人相繼來到暖暖這裡。

後續來到暖暖的人,因為市區能居住的地方漸漸達到飽和,

所以就順勢朝往內地的東勢坑、西勢坑地區挪移,

在清道光年間暖暖這裡還發生過一場爭奪開墾的激烈競爭。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8.jpg

當先人來到這片暖暖的山域裡,就開始從事山地抽藤、開墾、種植番薯、

砍伐樟木提煉樟腦、種植大菁粹取,

以及晚期日治以後大量的挖掘煤礦等經濟活動。

當荖寮坑發現煤層後,日治時期1912年日人取得開採礦權,

而荖寮坑煤礦是暖暖地區最早的煤礦產地,

該處煤礦後來委由基隆顏家來負責開採。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29.jpg

荖寮坑礦坑周邊因為煤礦的開採,因此形成一處有三十餘戶石屋建築的聚落群。

如何證明荖寮坑是日治時期的煤礦,可從由日治時期,

臺灣才有使用蒸氣機動力挖掘斜坑的紀錄,

而荖寮坑有使用蒸氣機為動力遺跡,加上暖暖的暖西里老里長的兒子,

親眼看到挑夫挑磅子與炸藥,因此可以以佐證出是日治時期開採的煤礦。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30.jpg

這次荖寮坑礦業園區的文章,我從百餘張的圖片裡挑出了96張照片,

分成上中下三篇來做介紹。因為要寫成三篇文章,

所以必須要找尋很多相關的資料,結果發現這些東西,

在基隆的文化官方網站裡都找不到,反而是中央文建會的網站資料比較多,

希望基隆文化局不要有推動基隆文化之名,而無推動基隆文化之實,加點油吧!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31.jpg

基隆旅遊系列,基隆暖暖『荖寮坑礦業園區』上(淡蘭古道篇)的介紹,

就到此結束。本篇文章也將同步發表在,FB裡的『基隆旅遊』粉絲團中,

粉絲團是我成立的,歡迎有FB帳號的朋友點讚加入,

粉絲團將會有相關的基隆旅遊資訊,分享給大家,等您喔!^_^

基隆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32.jpg

 

Billy的啐啐唸

1.  大家如果想認識我,可以在Facebook把Billy Lo加入到你們的好友裡,

只要不是在家網路創業的帳號,基本上我都會同意^_^

 

 2.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與喜歡的人,因故相見卻不相認

 

3. 泡菜公主也愛吃的黃金泡菜有兩種:黃金泡菜(飛魚卵泡菜)原價180特價150,

黃金泡菜(無飛魚卵)原價150特價120,歡迎大家踴躍訂購^_^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基隆旅遊 | 歡迎大家加入

基隆美食 | 歡迎大家加入

基隆人踹共 | 歡迎大家點讚加入

arrow
arrow

    Billy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