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為黃色小鴨在高雄,所以讓我去高雄玩了兩天一夜。
在旅遊的過程中,在高雄旗津除了在上一篇文章的『旗後砲台』,
拍了不少照片外,當然有順著路到山頂的另一側,
去走訪目前為三級古蹟的『旗後燈塔』,又稱為『高雄燈塔』。
由於燈塔大部份是建在小山或峭壁頂部,所以跟砲台一樣,
是登高望景的好地方。旗後砲台與旗後燈塔,
因為分佈在高雄旗津旗後山山頂的兩側,
所以兩處居高看高雄的畫面完全不同,
且與位於高雄西子灣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砲台對望。
除與『雄鎮北門』砲台對望外,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位在高雄西子灣的國立中山大學的全景。在旗後燈塔那裡,
有用長鏡頭,拍到黃色小鴨在光榮碼頭的畫面,只不過因為位置的關係,
是拍到黃色小鴨的背影,但已經可以說明燈塔那裡的視野,是相當的好。
燈塔,是位於海岸、港口或河道,用以指引船隻方向的建築物。
燈塔大部份都類似塔的形狀,透過塔頂的透鏡系統,
將光芒射向海面照明。在電力未普及的時候,常以火作為光源。
從前原始的導航設備中,是在小山或峭壁頂部點燃火焰照明。
由於現代的導航設備已經非常先進,人為操作的燈塔數量大大減少,
全世界只剩下1,500個依然操作的燈塔。燈塔常用來標誌危險的海岸、
險要的沙洲或暗礁以及通往港嘴的航道。
燈塔的光源在舊式燈塔裡,為了保存能源和集中光源:
※將發出光線以水平方向射出。
※塔頂光線水平不變,於塔頂設旋轉裝置,確保周圍每個方向都能看見光芒。
非常古老的燈塔中,以煤油燈作光源,
由燈塔負責人手動操作發條裝置轉動集中光線的透鏡系統。
透鏡系統常浮在水銀中防止摩擦。現代化的燈塔裡,
電燈和發條裝置由外部供應電力,同時備有柴油驅動發電機操作,
並且為燈塔負責人的生活提供電力。有些燈塔由太陽能發電供應電力。
若果要增強亮度,則需要非常大的透鏡,可能連燈塔也承受不了重量。
菲涅耳透鏡因而應運而生,
它的設計使透鏡的重量和容量大大縮小而焦距距離不變。
一些燈塔,如在紐芬蘭的懷斯角燈塔、夏威夷的馬卡佩燈塔,
使用另一種由保斯公司特別開發的佳帕哈迪宏透鏡。
現代自動化的燈塔裡,轉動的透鏡由全方向的系統,
散發非常明亮的光線(不再是空間大才能收集更多光線)。
現代有不少的燈塔,已經成為的旅遊勝地,不過也有些燈塔,
因為所在位置有國防等因素存在,並不開放參觀。
在美國,燈塔由美國海岸防衛隊維護。
在英國,英格蘭和威爾斯由三一社團管理,
蘇格蘭則由北部燈塔委員會管理。
在愛爾蘭,由愛爾蘭之光委員會管理。
在加拿大,他們由加拿大海岸衛警處理。
在澳洲,燈塔由澳大利亞海洋安全局照理。
在日本,則由海上保安廳負責管理。
我國目前燈塔總共有35座,其中台灣本島有19座,
福建省的金門與馬祖,以及臺灣離島共有16座。
這些燈塔原本為財政部關稅總局的海務處管理,但在2013年元旦開始,
已經移交給交通部航港局,移交時連原本編制的員工,也一併移交。
台灣早期航海多靠天文知識判斷,輔以指南車定子午,
即所謂『以天門測海道』之法。至於港路迂迴的鹿耳門,
則多以白旗、黑旗等『璗纓』做為導航設施。
位居台灣與中國廈門要衝的澎湖,每遇宵昏風濤,船隻經常觸礁發生憾事。
於是當時的台灣知府蔣元樞與澎湖通判謝維祺,
便於1779年(乾隆44年)在澎湖縣西嶼鄉漁翁島,
建造七級浮屠的『西嶼塔燈』,又稱『漁翁島燈塔』,
成為臺灣第一座傳統式燈塔。這座燈塔我預定今年或明年,
如果有去澎湖遊玩時,會去那裡走訪。
在台灣北部的淡水港邊,有假港一處,常使船隻誤入擱淺,
各商號為引導船隻安全進港,
在1796年(嘉慶元年)設『望高樓』一座,並刻有〈望高樓碑誌〉
留存於今淡水福佑宮內右牆上,成為北台最早的燈塔。
中 英鴉片戰爭中國戰敗簽訂《江寧條約》,
英法聯軍之役再訂《天津條約》及《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
此後洋式燈塔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的推動及台灣安平、
打狗 (今高雄)、淡水、雞籠(今基隆)四口岸的開放,
而引入中國東南沿海及台灣,
這些燈塔大半由英國土木工程師韓德善設計監造。
1871年(同治10年)廈門東椗島燈塔與馬祖東犬山
(今馬祖東莒)燈塔的建造,成為台閩地區最早完成的洋式燈塔。
1874年福州烏坵燈塔與澎湖漁翁島燈塔建造完成,
為第二批臺閩地區的洋式燈塔。
1867年羅發號事件及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後,
台灣南部有建造燈塔之議,經營造司哈爾定攜工匠百餘人,
於1881年(光緒7年)興工,至1883年完工,
成為配有格林砲且具備防番能力的鵝鑾鼻燈塔,
與這座燈塔同時完成的還有廈門北椗島燈塔。
1883年,高雄旗後山上建塔身平面原為方形的
「旗後山燈房」(日治時期改為八角磚塔)。1888年,
淡水假港望高樓邊加設方形鐵製燈塔。1891年,
台南安平口的安平燈塔建造完成;
總計日治以前,台灣共有洋式燈塔9座。
說到這裡,就可以知道在財政部關稅總局的用心維護下,
建物仍維持日治後期的巴洛克建築舊觀,
從大正7年(1918)以來無間斷的發出光芒,指引海上的船隻,
確保航海安全,為三級古蹟的本篇主腳『旗後燈塔』(高雄燈塔),
在台灣燈塔史上的重要性。
咸豐10年(1860)《北京條約》簽訂後,
打狗於同治2年(1863)正式開港,商船往來日繁,
而導航設施需求日益迫切,至光緒9年(1883)水師副將王福祿,
聘英籍工程師於旗後山北端山頂上,興建中式方形紅磚建築的燈塔。
方形紅磚建築的燈塔,所有的儀器設備均購自英國,
英製的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10浬,
以維夜間船隻進出打狗港的安全,可惜現今已不復存在,
徒留基座於今燈塔北邊。大正五年(1916年)
日人為擴建高雄港,開始著手改建燈塔,至民國七年完成。
從早期的照片,可以看到新舊兩燈塔並列的情景,
我有從維基百科下戴燈塔並列的照片,分享給大家看。新建的旗後燈塔,
底層為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建築,主體後方則是八角形磚塔,
頂部轉為圓筒狀,高十一公尺,圓頂上有風向儀,
風向儀上有書寫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極為少見。
旗後燈塔(高雄燈塔)的新舊兩燈塔並列的情景。(摘錄:維基百科)
八角體塔身與頂端圓柱塔交接處建有八角狀平台,
圍有欄杆,做為『修護陽台』,陽台同時也可供遠眺看景。
八面體塔身下段前緣有三面牆體連接長方形辦公室,
由辦公室大門進入有長廊通往塔身,塔身之內設有旋轉樓梯上至塔頂。
旗後燈塔內設三等電燈,見距約20.5浬,並有24小時電報發報系統。
二次大戰時遭美軍破壞,光復後整修並更新導航設備,
目前已換裝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強度為85萬支燭光,
以利高雄港維持廿四小時航運,並提高海上夜間航行船隻安全。
目前旗後塔前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
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目前燈塔的主體,並沒有開放參觀,
但有間展示間陳列部分燈塔的文物及圖片,
透露出打狗曾是軍商重鎮的信息。由於是有在使用中的建物,
因此有獲得悉心的維護,於是在民國68年,經內政部核定為三級古蹟。
旗後燈塔(高雄燈塔)燈 - 塔結構諸元
塔高:15.2公尺。
塔身塗色・構造:白色八角形磚塔,外觀漆白,外有環繞陽台。
燈高:58.2公尺(以高潮面至燈火中心計)。
燈器:4等旋轉透鏡電燈。
燈質:每30秒連閃白光4次。
光力:850,000支燭光。
公稱光程:25.3浬。
無線電標桿:1座。
雙頻道雷達標桿:1座。
連絡配備:無線電對講機配置。
旗後燈塔與旗後砲台名稱中的『旗後』兩字,
是高雄旗津有旗後、中洲兩大部落。而位在旗津北半部的旗後,
因位是在旗山之後而得名。而旗山則是因為旗津的沙洲像似旗桿,
而山又像似旗,所以就被命名為『旗山』。
旗后(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
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后。
旗后的開發始於明永曆16年(1672年),徐阿華遇颶漂至旗后;
雍正4年(1726年),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
稱旗后為漢德那斯島,歐洲人以旗后山絕壁宛如阿丁海岸,
稱旗后半島為沙拉生頭。
咸豐10年(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訂立北京條約,
旗后成為通商口岸,萬商雲集,百業鼎盛,成為高雄首善之區,
且同治2年成立旗后海關分關於此。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
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碼頭邊的「福聚樓」是高雄酒家的濫觴。
因此在清朝乃至到民國初年,旗后一直是高雄市政的重心。
只不過高雄發展最早,人口最多的旗津,
曾幾何時,卻變成高雄發展最緩慢與落後的一區,
幸好現在因為觀光讓旗津的風華再現,
每到假日高雄的旗津,可說是人山人海。
圖左營區是西子灣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砲台,與旗後燈塔(高雄燈塔)對望
這次在高雄旗津的旅遊,先散步旗後砲台品味旗津歷史及的旗津海岸。
在里晴空下,在旗後燈塔一覽高雄港景。高雄旗津美麗的萬種風情,
看得讓人感動到不行。兩處都是不錯的瞭望點且距離又近,
大家去高雄旗津時,很值得去那裡走走看看。
從西子灣哨船頭的『雄鎮北門』砲台,看旗後燈塔(高雄燈塔)
高雄旗津三級古蹟 – 旗後燈塔(高雄燈塔)
地址:高雄市旗津區旗後山頂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 09:00-16:00 (週一公休),無收費
【自行開車】
從過港隧道進入旗津,走旗津一路到旗津三路,
再沿廟前路左轉通山路底即可到達。
【大眾運輸-捷運】
於橘線西子灣站下車,搭鼓山渡輪站到旗津,
沿廟前路步行,右轉通山路底即可到達。
旗後燈塔(高雄燈塔) 在這裡
Billy的啐啐唸
大家如果想認識我,可以在Facebook把Billy Lo加入到你們的好友裡,
只要不是在家網路創業的帳號,基本上我都會同意^_^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