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板燒料理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就已在台灣瘋行好一陣子,
相信對大家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大家知道鐵板燒的由來嗎?
在網路上查了一下,發現鐵板燒由來的有不同的版本,
整理了一下後,在本文一開始先分享給大家知道。
有人說鐵板燒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軍駐軍日本時因為吃不慣又生又冷的生魚片(生食),
但是部隊中又沒有鍋子,
於是想到在鐵板上用鏟子將生魚片左右翻轉煎熟的方式,
並加上取得方便的起士、奶油。
據說有些美國大兵回到美國時,
便把這種薄片生魚片快熟式處理作法帶回自己開的餐廳,
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鐵板燒。鐵板燒在日本本土十分流行,
但其中亦分別有韓國式的烤肉,日本人稱為『燒肉』,
還有大阪式的鐵板『好燒』。
也有版本是說,鐵板燒是在十五、六世紀時西班牙所發明,
當時因爲西班牙航運發達,經常颺帆遨游殖民於世界各地,
由於船員成日與大海爲伍,海上生活十分枯燥乏味,
只好終日以釣魚取樂,再將魚炙烤得皮香肉熟。
基隆尚品鐵板燒餐廳有包廂,適合家庭、同學與團體聚餐
後來這種烹調法,
後來再由西班牙人傳到美洲大陸的墨西哥及美國加州等地,
直到二十世紀初由一位日裔美國人,
將這種鐵板燒熟食物的烹調技術引進日本,
加以改良成爲今日名燥一時的日式鐵板燒。
最後一種版本是說,當年蒙古族久居草原,以畜牧為生,
對於羊肉的烹調,也有著悠久的歷史;
他們的烤全羊、手抓肉都是非常著名而美味的珍饈,
而其中一道叫『成吉思汗鐵板燒』的菜,是用蒙古傳統燒烤方法製作的,
也叫成吉思汗火鍋,即今俗稱的『成吉思汗鐵板燒』。
說起這道菜,還得從成吉思汗時代說起……。相傳,
成吉思汗在一次圍獵宿營時,看見士兵們架在篝火上的肉被燻得焦黑,
他忽然靈機一動,取一個士兵的鐵盔放到篝火上,拔出腰刀,
把獵來的黃羊肉片切成薄片,
貼在『鍋上』烤成外焦內嫩的炙肉片來食用
後來士兵們如法炮製,果然香醇味美,
這就是『成吉思汗鐵板燒』的雛形。以後在蒙古大軍西征的時候,
這種食法隨軍傳到了歐洲、東南亞和日本,
一時間風靡世界;然而在國內,由於元朝滅亡之後,
新的統治者對蒙古佳餚不屑一顧,久而久之,鐵板燒就失傳了。
而後在日本的札幌,有一個內設幾百張餐桌的大飯莊,
他們用古代士兵頭盔似的鍋,反扣在古色古香的雕龍鏤鳳的炭火盆上,
當煙囪散發出縷縷清香的時候,人們便用筷子夾起肉片,
拌著香油、糖、醋、芝麻、胡椒等十多種調料便可以吃了。
這有點像現今『韓國燒烤』的食法,只不過韓國的燒烤不是在鍋上烤,
而是在一個形如柵欄的鐵片上,下面是烤肉專用的無煙煤,
其所需肉片也已經不局限於羊肉片,
任何牛肉片、雞片、魚片,都可以用來烹調。
當客人們坐在一起,邊聊邊烤,感覺十分不錯;
但對於成吉思汗鐵板燒來說,食羊肉片比較正宗,
因為它不但是一種食材,更代表了一段歷史和文化。
看完以上三種鐵板燒由來的介紹,
不管是那種說法為真,相信都不會影響大家喜歡食用鐵板燒。
在台灣鐵板燒發源於日本,是一種西餐與中餐的結合,
擁有超過40年以上的歷史。鐵板燒是在一塊大鐵板上把食物加熱,
由廚師在鐵板上燒烤及處理各種食材。
因此產生了把廚房搬到外面,和客人進行交流,
讓客人在進餐的同時能夠欣賞到廚師廚藝的一種餐飲形式。
鐵板燒在日本十分流行,但其中亦分别有韓國式的烤肉,
日本人稱爲(燒肉),還有阪式的鐵板(好燒)。
日式鐵板燒較之傳統的日本料理,要高出一個檔次,
即使在日本很多人也不常光顧,請客吃它已是不低的禮遇。
原因在於鐵板燒會選用最上乘的材料,例如新鮮的海鮮,
包括龍蝦、帶子、鮑魚等。同時材料在制作之前不經過腌制,
隻在燒烤過程中加入鹽、胡椒兩種調味品,品的是食物的原始味道。
其材料有不同的級别,以牛肉爲例,有國產牛肉、美國牛肉、
神戶牛肉,價格差别也相當大,神戶牛肉要700多元一份。
鐵板燒料理在台灣,經過了40多年的發展和改良,
已經衍生出一種具有法式、中式和日式相結合的新的飲食方式
,稱為『法式鐵板燒』。而所謂『法式鐵板燒』
是一種味覺與視覺相結合,是一種尊貴的餐飲享受。
『法式鐵板燒』它改變了傳統的烹飪形式,
依鐵板爲舞台、刀剷爲道具現場制作;它所有的原料會在您眼前烹制,
烹調出專屬您口味的美食,讓客人體驗貴族式的餐飲享受。
鐵板燒起源於日本,是一種西餐和中餐的結合,它擁有悠久歷史。
鐵板燒最早發源於日本的西餐,由此而產生了把廚房搬到外面,
和客人進行交流,讓客人在進餐的同時,
也能夠欣賞到廚師廚藝的一種餐飲形式。
慢慢的,這種飲食文化傳到台灣,
在台灣又經過的發展和改良,衍生出一種具有法式、
中式和日式相結合的新的飲食方式,稱爲『法式鐵板燒』。
鐵板燒通常選用高級、新鮮的食材,主要分為海鮮如龍蝦、大蝦、
帶子、鮑魚等,肉類如日本本土出產的和牛、雞肉,蔬菜如菌類、
甚至豆腐等;一些餐廳則提供如金針菇或剝皮辣椒牛肉卷等食法。
不少日式鐵板燒菜單也包括炒飯或炒麵。
廚師先把鐵板以高溫燒熱,加入牛油或大豆油等植物油,
把材料放在鐵板上燒至適當的熟度,並以適量鹽、胡椒及酒調味,
煮熟後直接分配予食客享用。廚
師需熟悉各種材料的烹調時間及火候的掌握,
也要以短時間於鐵板上切割食物,及把煮熟的食物儘快分配予食客享用。
我的工作做過很多種,十年前因為考過兩張保險證照,
當時就邊開廣告設計公司,邊做保險。那時家附近有家福品鐵板燒,
他們的傳單與菜單,都是我公司幫忙設計印刷的,
因而結下不錯的友誼,因此當他兒子出世時,小孩的保單就讓我負責。
隨著工作的轉變,鐵板燒店的陳老闆也把餐廳搬遷到別處,
因而就漸漸的失去聯絡。直到這兩年,
因為在FB上成立了『基隆美食粉絲團』後,開始在基隆到處吃吃喝喝,
我們才在去年在暖暖相遇,當時我還以為他還在台北打拼。
原本陳老闆除非把餐廳開到暖暖舊街外,
還去台北的高級鐵板燒餐廳做主廚,那時還有聯絡,
直到有天去暖暖的舊街,找不到他的鐵板燒餐廳後,
才完全沒有往來。這次偶然相遇,
才知道他把餐廳搬到暖暖街的另一頭,那裡的環境比原本的好很多。
除了暖暖外,陳老闆在基隆的大武崙還有開一家分店,
在台北木柵那裡也有家輔導店,可以說幾年的不見,
他已經建立出屬於自己的鐵板燒王國。隨著王國的建立,
原本的『福品』舊稱消失,變成了『尚品』鐵板燒。
目前『尚品鐵板燒』是由陳俊融、洪家妤他們兩夫妻,
因為有多年的經驗,所以炒鐵板燒的手藝都很到味,動作純熟,
讓顧客吃美食還可欣賞兩人炒菜功夫。
因此成了暖暖當地政商名流愛去用餐的地方,最近我去了幾次,
有次就是跟暖暖選出的基隆市陳江山議員,中午一起去用餐。
陳江山議員表示,尚品鐵板燒雖然感覺裝潢很日式,
但收費很平價且菜色多樣。而陳老闆夫妻為人相當幽默風趣,
除會主動與客人互動外,還會介紹每一道鐵板燒的特色。
有時用餐與他們夫妻聊起興來,他們還會送一些私房小菜。
對愛吃牛肉的饕客,尚品鐵板燒的菲力牛排這道菜,
是可不能錯過的菜餚。選用頂級的牛肉,煎起來可是要有一點小技巧。
看著牛肉翻個兩下,就有完美烤痕,把鮮肉的美味全全鎖住,
煎的火候恰到好處,牛肉吃起來軟嫩可口。
尚品鐵板燒的老闆陳俊融先生,有25年的鐵板燒經驗,
曾當過大飯店的料理長。當他送上自己親手料理的牛排後說,
煎牛排肉質好不好吃,鐵板的溫度掌控最重要。不要說牛肉,
陳老闆連煎個荷包蛋,也很注意火候,
因為他認為做菜,要做到讓客人吃得出師傅的用心。
雞排肉嫩、皮酥。松板豬排有加入白蘭地,吃起來有葡萄味。
尚品的這兩道主菜也都各有特色。另外從來自澎湖,
四尾有一斤重的明蝦,有煎出酥脆的口感,搭配綠竹筍,
吃起會讓人唇齒留香,也是值得推薦的主菜。
尚品鐵板燒除了料理不錯外,
還有全基隆鐵板燒餐廳沒有的包廂式服務。料理、裝潢與服務等,
都有台北高價位鐵板燒餐廳的服務品質,但價格卻便宜了很多,
讓陳老夫婦在基隆的餐飲界裡,打開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鐵板燒推薦》好吃鐵板燒陳江山議員也愛 - 基隆尚品鐵板燒餐廳
就到此結束。本篇文章也將同步發表在,FB裡的『基隆美食』粉絲團中,
粉絲團是我成立的,歡迎有FB帳號的朋友點讚加入,
粉絲團將會有相關基隆美食的訊息,提供給大家分享,等您喔!^_^
基隆鐵板燒推薦
尚品鐵板燒餐廳
基隆暖暖店
基隆市暖暖街214號 2459-0595
基隆武嶺店
基隆市武嶺街85號 2432-2228
官方粉絲團:尚品鐵板燒料理
Billy的啐啐唸
大家如果想認識我,可以在Facebook把Billy Lo加入到你們的好友裡,
只要不是在家網路創業的帳號,基本上我都會同意^_^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_^
留言列表